研讨主导学校:牡丹江师范学院
参与本期研讨学校数量:9所
参与本期研讨教师:122人
教研主题:9项目
中俄教师教育国际虚拟教研室的建设,旨在通过搭建一个跨国界的教师教育研究与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,促进中俄两国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信息共享、经验交流与理论创新。这一平台的建立,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教师教育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,更为共同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模式提供了可能。通过深度合作,我们期望能够共同应对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,分享成功经验,推动两国教师教育的持续、健康、和谐发展。
1. 平台开发与完善:建立或优化中俄双方共用的虚拟教研室在线平台,便于双方教师跨越地域界限进行交流与合作。
2. 资源汇集与共享:整理并上传中俄教师教育的成功案例、教学资源、研究成果至平台,形成丰富的共享资源库。
3. 师资培训启动:开展中俄教师线上培训,介绍虚拟教研室运作模式,提升双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跨文化教学交流技巧。
1. 联合教研项目:启动至少两个跨文化联合教研项目,聚焦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。
2. 互访交流计划: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组织线下互访,实地考察对方学校的教学实践,加深理解,促进直接经验交流。
3. 课程开发与共享:共同开发适应教师教育特色的课程与教材,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进行资源共享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。
4. 学术研讨与出版:举办年度中俄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,鼓励双方学者发表研究成果,并考虑联合出版研究成果集。
1.项目评估与展示:对中俄教师教育国际虚拟教研项目进行全面评估,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组织成果展示会(可线上),邀请两国教育部门及国际教育组织参与,扩大影响力。
2. 最佳实践推广:整理并推广在教学、管理、社区参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,为两国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教师教育提供示范。
3. 持续合作机制:完善合作机制,探讨长期合作模式,如设立常设联合研究项目,支持持续的教育创新项目。
4. 战略规划制定:召开战略规划会议,分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,制定长期的合作愿景与行动计划。
预期通过中俄教师教育国际虚拟教研室的建设,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,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职前职后教师提供理论指导;通过教师教育国际比较研究,促进中俄教师教育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,共同推动中俄教师教育的发展;通过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分享与交流,提高教师教育质量,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。